【NE資訊】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又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農作物種植在全國范圍內都非常廣泛,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好壞、及時與否對于農作物的產量、質量影響至關重要。
農作物出現病蟲害時能夠及時診斷對于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農業專家又相對匱乏,不能夠做到在災害發生時及時出現在現場,因此農作物無線遠程監控產品在農業領域就有了用武之地。農業信息化,智慧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發展的必然階段,是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實現國民生計的大事。
農業物聯網帶動農業現代化,對于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進一步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通過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農業、裝備現代農業,通過信息服務實現小農戶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農業物聯網是農業生產的高級階段,是集新興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為一體,依托部署在農業生產現場的各種傳感節點,包括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強度、光合有效輻射、風速、風向、雨量、露點、紫外線強度9項氣象環境參數和土壤溫度、土壤水分、土壤鹽分、土壤pH值、土壤電導率等5項土壤參數,以及視頻圖像疊加等精細監控,通過數據上傳、無線通信網絡和云平臺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智能分析,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
依靠農業物聯網,園區管理在家里就可了解大棚內的各種生產要素的變化情況。遠在千里之外的客戶也可登錄農業生產企業網站,實時了解園區生產情況。目前,物聯網技術已在設施農業、大田農業、果園生產以及養殖管理中得到了初步應用。如,溫室智能控制、智能節水灌溉、農產品長勢與病蟲害監測、氣象環境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與溯源等方面,都已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