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瀘州市實現主城區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常態化管理,促進了瀘州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瀘州市主要采取“三大措施”綜合防治建筑工地揚塵。一是源頭把關,嚴格執行文明施工條件審查和建筑施工揚塵防治方案審查;二是現場管控,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和綠色施工,推進省級標準化工地建設,嚴格落實現場圍擋、道路硬化、車輛沖洗、裸土覆蓋等揚塵防治措施;三是創新治理,逐步推廣霧炮機、噴淋系統等降塵新工藝,安裝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加大揚塵治理和在線監測。
從源頭治理建筑施工揚塵
治理建筑施工揚塵,不僅要治標,還要治本。對此,瀘州加強源頭管理。
市建管局建筑施工安全監督室主任楊昌偉介紹說,我市要求項目在辦理安全監督手續時,建設單位要按照規定向監督管理部門報送施工現場揚塵污染防治方案。施工現場圍擋、道路硬化、進出口沖洗的設施必須符合規范要求,未按照要求落實防塵措施的項目,不予辦理施工許可手續。
今年以來,瀘州建筑施工安全監督監控中心人員加大對建筑工地揚塵治理24小時輪流巡查頻率,適時掌控施工現場文明施工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向責任主體單位或轄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出整改信息。今年以來,市建管局共發出整改信息200余條,對存在問題較多或整改不徹底的5個項目進行了通報。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市共投入800余萬元,購置防塵設施、配備車輛沖洗設備,在工地周邊設置圍擋、硬化施工現場道路、土方施工濕法作業均達到90%以上,揚塵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已經申報省級標化工地5家,已通過省住建廳專家組復查驗收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