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主要談目前中國安防工程商所面臨的生存困境。
當一個行業成為投資熱點的時候,競爭馬上隨之激烈,并開始由產品競爭層面轉向銷售策略、管理水平、售后服務以及企業戰略的競爭。如果還是一味的強調產品、價格,被市場淘汰只是時間的問題。近年來,網絡技術和高清技術都在不斷成熟,由于兩大技術的延伸和融合,將電信運營服務和安防行業的視頻監控推到了一起。而全國各地紛紛掀起的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熱潮,成為電信運營商進入安防市場的契機。目前國內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全球眼、軌道交通等大型項目,一般都由電信運營商承包,然后再將項目交由有合作關系的工程商負責建設。在運營商大軍壓境的形勢下,安防工程商不無哀怨地說他們的生計已日益艱難。
外因:低門檻加劇安防工程商競爭白熱化
安防工程商是從事安防裝備的施工、裝置、維護和效勞的企業。作為安防生產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中介和橋梁,它在推進安防行業快速發展的進程中起著至關主要的作用。我國安防工程企業起步于上個世紀80年代,經過3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安防工程企業不論是范圍實力,還是技術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逐漸發展成為安防行業的主力軍。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現,2013年全國安防工程企業已超越2.5萬家,其中沿海興旺地域企業數約占54%,中部地區占26%,西部地區占20%,年完成工程額到達1800多億元。從我國安防工程企業的結構來看,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保守的安防工程企業。這類企業一般具有較強的想象研發才干,對安防技術有比擬全面的了解;第二類是弱電與智能系統集成企業。它們大都有比較強的技術和實力基礎,但缺少安防工程實戰閱歷的深沉積聚,對國內安防行業的理解也不是很透徹;第三類則是具有安防專業知識的運營商。這類企業固然介入安防范圍的時間不長,但經過自身優勢努力為廣闊用戶提供專業的安防服務,從而贏得了不錯的用戶口碑。
目前的安防行業已從一個朝陽行業逐步開始轉向成熟,國家制定的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讓越來越多的人對安防行業有所了解,更多的人知道了什么是安防,安防行業已經撩去了那層神秘的面紗,從此不再神秘。新的商機涌現,一時間硝煙彌漫,競爭慘烈。
那么,為何在短短的時間內會出現這么多的安防工程商?筆者認為有兩點原因。其一是入行門檻低。安防工程商入行門檻較低,對注冊資本及人員技術資歷要求不高,企業不需要大型廠房和高級設備,不用大量墊資,甚至有些項目可直接獲得預付資金,如此一來,大大緩解了工程商的資金壓力。其二,多個行業進入。
由于行業門檻低同時沒有明確的法規,關于安防工程實施必須用哪種資質,各方也是眾說紛紜,在這樣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周邊行業也開始聚焦安防。如弱電與智能系統集成企業,這些企業大多以智能弱電項目總承包為主要業務,涵蓋計算機網絡、結構化布線、樓宇控制、消防、安防等多個方面,技術人員配屬全面,業務綜合性強。因招標時監控部分都是包含在弱電之內,再加上監控系統調試的技術含量較低,所以大多數做弱電的企業也就順水推舟做了安防。再如從IT轉入安防的企業,這些企業擁有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或存儲類軟/硬件產品,看好IT技術和產品在安防行業的推廣與應用。
目前,具有2、3級安防資質的這類公司,至少有80%以上在各地的科技市場設有賣場,同時還經營電腦散件。對于他們來講,這些東西是相通的,多搞一些經營品種增高利潤,何樂而不為。
內因:技術滯后與資金短板
外因推動內因形成。由于安防是一個門檻比較低的行業,僧多粥少和多行業競爭加入的環境下,工程商根本就沒有機會駐足思考應如何應對,因為一停下來就有可能落后于他人。不少工程商甚至為了利潤,而陷入了盲目接單的困境,于是乎整個安防行業陷入了一個惡意競爭的循環中。其造成的結果是:合同低價=產品低質=服務水平下降=技術水平下降=創新能力下降。以幾大電信運營商為例來說,安防技術不是他們的強項。先期的“天網系統”其實是應公安機關的要求而應運而生的,是剛性的需求帶動了這些運營商介入這個行業的,而不是其主動介入。但,安防工程企業自身無論是自身技術實力還是業務經營能力,安防工程企業都面臨著諸多困難。雖然國內安防工程企業數量眾多,但是規模普遍不大,實力也不強,技術水平更不高,年經營額超過3000萬元的工程企業占總數的10%左右,而具備研發能力和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企業就更少了。此外,我國安防工程項目缺乏一套科學的評價機制,施工之前無法對其做出有價值的風險評估,在施工中又缺少必要的監理服務,在售后服務方面僅限于簡單的維修、維護,距離越來越專業化服務的要求相差甚遠。
此外,在模擬時代由于工程商數量比較少,競爭并沒有現在那么激烈,所以工程商也更容易獲得項目,而且甲方的結算付款也比較配合。但隨著工程商數量的增多和外行業工程商與集成商參與介入,逐漸加劇項目競爭。甲方的付款條件和要求也開始嚴格苛刻起來,許多項目工程商都是墊資施工,遇到信用良好的尚能按期還款,但是遇到不守信用的,工程款就歸期遙遙了!而如果通過司法途徑去追討工程款,不僅耗費時間,同時也是對資金鏈的又一壓力,很容易造成吃力不討好的局面。愈來愈多的墊資工程,造成工程商流動資金的匱乏,這進一步影響了企業的發展之路。記者在珠海采訪幾家工程企業了解到,現在工程企業與甲方都是按進度款結算,這樣如果當工程企業面臨巨大的負債危機時,其能否繼續生存就成了很大的問題。另外一個極端的現象是,部分工程商憑借其與相關部門良好的合作關系爭取大型的工程項目,然而由于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即使甲方承諾按期付款但依然無法競下該工程。這不禁讓人想起很多系統集成商,表面看似很實力強,但往往會因為一個項目的工程款項不到位,一夜之間就灰飛煙滅了!由此可見,許多安防工程商或多或少地面臨著如何保障資金鏈不斷裂的問題,資金短板已經影響到了工程商的生存!
由于生存的空間在內外因素下被壓擠,工程商如何破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新的角色群體加入,安防工程商的利潤空間在被擠壓,對傳統技術的固守,對IP技術的又愛又怕,使得安防工程商在迎接IP應用時慢下腳步。對于安防工程商而言,如何在新時期破局,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