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移動設備的迅速崛起,智能手機強勢擠壓其他產品市場份額的消息充斥著網絡和報紙。無論是PC、數碼相機、游戲機,還是GPS導航儀、音樂播放器,甚至是傳統玩具,無一不受到應用日益多元化的智能手機的致命威脅。
相比1992年才在拉斯維加斯COMDEX(通訊產業商業展覽)上首次展示概念圖的智能手機,監控攝像機從1942年西門子推出全球首套系統至今,雖然歷經模擬攝像機、IP攝像機和IP網絡攝像機三個時代,從黑白到彩色,從普通槍機到一體機,不斷演進,本質上卻仍然是以寬動態、低照度、分辨率、信噪比、壓縮標準等技術進步為基礎的性能提升。隨著近年網絡化、高清化、智能化漸成業內共識,對于更多元的市場需求,卻往往還是借由系統和平臺來實現。
更智能的物聯網時代
智慧城市、智能家居、二維碼、云計算……近年來,涵蓋眾多領域、行業和技術的物聯網作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的代表,日益融入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隨著國內政策的強力推動和各方資本的不斷涌入,物聯網產業發展漸呈如火如荼之勢。據統計,2013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已突破6千億元。而據麥肯錫(McKinsey)預計,到2025年,各種物聯網應用帶來的經濟規模可能會超過10萬億美元。
物聯網是在互聯網概念的基礎上,將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的一種網絡概念。物聯網本身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而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也正在于應用創新。其根本驅動力是智能化計算的迅速延伸和擴展對人們日趨個性化的需求的支持和滿足。隨著計算和通信技術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設備和物體將變得智能,通過與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相連接,將我們帶入一個“萬物智能,互聯計算”的物聯網世界。
更多應用打造智能前端
要將物與物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互聯互通互控,從而實施更好的控制管理,所需要的技術手段,首當其沖的就是信息采集技術。而作為圖像采集的核心部分,智能的前端也必將在“物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成為驅動安防監控發展的源動力。
智能的網絡攝像機能夠內置更多功能,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無縫地集成各種創新型應用程序,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靈活高效的幫助客戶實現各種特定的分析和處理,構建更高效、功能更加全面的視頻監控解決方案,甚至為客戶創造新的業務可能。
這樣一來,不僅滿足了用戶對于視頻集成的需求,又打破了傳統系統的局限,而且降低了成本,簡化了配置和管理,集成其他先進產品和應用的同時提升系統多功能性,形成一個靈活而統一的、便于管理和使用的系統。
日前,山東恩易搶占先機——自主研發高清網絡攝像機字符疊加器,將字符疊加器與攝像機的功能優勢相結合,在抓取圖像時,每個點都成為一只捕捉有用信息的眼睛,在生成圖像時將圖像上的每個點數字化、有序化、信息化,最多可將64行字符疊加在視頻流中,并且能夠與POS機、點鈔機和磅稱等設備聯結,幫助不同用戶在不同場所按照不同需求收集更多有用信息,同時有效降低人力管理成本,為大型超市等業態提供高智能的應用服務。以人為本,應用為王。以此為發端,網絡攝像機字符疊加器或許將成為一片新的藍海。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在網絡視頻監控應用越來越廣泛,需求越來越多元的現在乃至未來,如何與時俱進地拓展更多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應用程序,增強產品適用性,簡化操作,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不僅是網絡視頻攝像機領域的課題,也將是整個物聯網相關產業的課題。
智能手機今日的輝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在市場飽和與新技術、新產品的更迭中成為歷史,但無論何時何地,技術革新和產品換代,總離不開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以用戶體驗為核心,以市場反應為檢驗標準的黃金法則。